【两个至上2Firsts原创】在一次性产品增长见顶、各国监管持续收紧的当下,如何在不踩线的前提下实现产品迭代与品牌扩张,成为摆在全球电子烟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。6月的迪拜电子烟展上,2Firsts对英国电子烟品牌 AIRSCREAM 的全球市场、品牌与传播负责人 Andrew Koh 进行了专访。在这场展会中,AIRSCREAM 一边推出了大容量换弹产品 AirsPops ORKA,一边强调其对尼古丁替代品的持续投入,并系统阐述了品牌在高压合规环境下的策略选择。
不推一次性产品,推出20ml大容量换弹设备
在一次性产品成为监管高频靶点的背景下,AIRSCREAM 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一款 20ml 大容量换弹设备 AirsPops ORKA。产品设计延续品牌一贯的极简风格,摒弃炫彩配色与屏幕配置。据 Andrew 介绍,该产品主要面向中东等仍允许销售大容量设备的市场。

“我们不鼓励一次性产品,而是希望用户通过可更换弹的设备反复使用,从而减少浪费、延缓监管趋严的速度。”他强调。
这一观点并非其首次阐述。早在 2023 年的迪拜展,在接受两个至上2Firsts 专访 时,AIRSCREAM 就曾对一次性电子烟的环保问题表达过明确担忧。
口含尼古丁增长迅猛,发力口含品牌 M13 系列
与此同时,AIRSCREAM 也在展会上同步展出其口含尼古丁品牌 M13,涵盖尼古丁袋(nicotine pouch)与尼古丁口融膜(nicotine strip)两条产品线。其中 Flavour Boozt 系列通过在袋体中加入风味胶囊(flavour-enhanced capsule,类似爆珠),增强香味释放力,为产品添加差异化体验。

据介绍,AIRSCREAM 早在 2023 年便在捷克设立了尼古丁袋研发实验室,专注于该类产品的配方创新与合规性研发。
Andrew 透露,目前电子烟仍是公司营收主力,但尼古丁替代品业务增长迅速,相关研发投入正在逐年加码。
应对全球监管差异,采用灵活市场策略
AIRSCREAM 目前已进入全球 60 余个国家。在不同市场中,其采取了灵活多元的落地模式。
在新西兰,品牌专注于产品与品牌输出,具体的合规与销售工作则由分销方主导。这种合作模式既避免了直接触碰监管红线,也有助于保持品牌传达的一致性。

在澳大利亚,AIRSCREAM 选择通过“药品路径”切入市场:产品需通过医生处方,在药房渠道进行销售,并不作为普通电子烟产品管理。“这不是一个 vape market,而是一个 pharmaceutical protocol(药品管理体系)。”Andrew 强调。
在他看来,非洲因法规稳定、市场结构清晰,是品牌下一阶段的重点布局区域。
儿童防护是底线,不做糖果烟
在谈及尼古丁替代产品时,Andrew 多次提到产品包装的安全性与儿童防护设计。他直言:“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把包装设计得这么难打开。我们只问一句:如果你的产品被孩子误用了,你还能睡得着吗?”

在他看来,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合规层面的责任,更是 AIRSCREAM 所坚持的“长期主义”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我们完全有能力把产品做得像糖果一样吸引人,但我们选择不这么做。这是我们的底线。”
Andrew介绍,这种“多做一步”的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的各个细节——从尼古丁制品的封装方式,到整体包装结构,AIRSCREAM 一再强调“只面向成年人”的清晰边界,而非通过降低使用门槛换取更大的市场。
从其产品线与官网呈现风格也能看出这一取向:设计极简、用色克制,拒绝任何炫目或娱乐化的视觉元素。
“不是为今天制造产品”
采访结束前,Andrew 留下了一句颇具代表性的总结:
“If we only build products for today, there will be no story to tell tomorrow.”
“如果我们只为今天制造产品,那明天就没有故事可讲。”
在一次性逻辑退潮与监管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,AIRSCREAM 试图证明,电子烟行业也可以在长期主义下走得稳、走得远。
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专题报道

欢迎向 2Firsts 提供新闻线索、投稿、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。
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,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(Alan Zhao)。
声明
1.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,聚焦行业、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。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,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,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、推荐或宣传。
2. 含尼古丁产品(包括但不限于卷烟、电子烟、加热烟草、尼古丁袋)具有显著健康风险。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。
3.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。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,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。
4.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。
版权声明
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,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。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。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、转载、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如有版权相关事宜,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
AI辅助声明
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,以提升效率。但由于技术限制,可能存在误差。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。
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,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