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两个至上特约稿件】3月17日,英国媒体betterRetailing发布了BAT(英美烟草)测试报告,其报告指出英国几乎所有主要(Nearly all major)一次性电子烟品牌都存在烟油超标现象。其中涵盖Elfbar、LOSTMARY、SMOK、SKE Crystal、Solo等在英国畅销品牌。BAT将检测报告发送给渠道商、经销商与监管机构。并敦促渠道商确保不供应不符合规定的产品。
两个至上针对此事件,对北京市中伦文德(昆明)律师事务所律师唐顺良进行了采访。

唐顺良律师表示,大烟草公司现在的竞争战略是快速扩大新型烟草市场占有率。当无法通过专利抢占市场的时候,最有效是手段就是通过收购中小企业的渠道商得到最终用户。这种急于成,结果收购却不成、从而通过其他不友好的方式,来削弱被收购方来抢占市场的行为并不罕见。
根据唐顺良律师的观察,BAT意图收购ELFBAR的主要原因在于BAT和PMI在新型烟草领域的市场争夺。
PMI的加热不燃烧制品利用专利占领了大部分市场,并且不惜巨资收购了瑞典火柴;而奥驰亚正在收购NJOY。因此BAT也要在新型烟草领域扩大市场份额,ELFBAR作为一次性电子烟领域的头部竞争者,BAT想收购ELFBAR是合理的。
唐顺良律师认为,如果BAT的收购成功,它将会获得广泛的经销商资源,从而获得用户。也许ELFBAR会逐步被替换为另外一个名字,比如BAT自己的品牌。BAT应该是看中ELFBAR的在英美市场的渠道价值,这样就可以在雾化电子烟市场与PMI相竞争,弥补它在加热不燃烧制品上与ILUMA的差距。
唐顺良律师强调,产品安全性指标是ELFBAR等类似品牌在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。
他为ELFBAR等企业提出了几个澄清的建议。
首先,BAT不能充当电子烟“执法警察”的角色。作为竞争对手,自己购买其竞争对手产品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公示,很难不引起人们对它的动机和检测独立性的怀疑。
例如BAT虽进行委托检测,但BAT购买了多少ELFBAR?抽样的样本量是百万分之几?检测的准确性、适用标准都无从衡量,很难想象从产品的购买到操作试验检测设备的过程中,如果没有第三方见证机构的参与,这样的检测结果是难以得到执法部门的认可。如果要打一场官司,BAT自己的检测结果显然不能作为证据。
唐顺良律师表示,BAT在英国起诉PMI加热器专利(CA-2021-000302)无效的过程中,首先也利用了“道德武器”,开局时攻击PMI申请四个专利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竞争者掉入他的专利里,包括glo。申请专利的目的就是为了指控更多竞争者侵权。这个案件效果很好,BAT最终胜诉了。
相关阅读:
【1】英国媒体称得到BAT测试报告:英国几乎所有一次性电子烟品牌都存在烟油超标现象
【2】英国电子烟协会回应对品牌烟油超标事件 称BAT与其他公司的测试结果相冲突
【3】ELFBAR首次披露拒绝BAT收购细节 专家解读国际烟草“收购+道德”打法
更多爱奇迹相关报道请点击图片:


本文章为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文章,其版权及许可使用权归属本公司,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复制、转载或使用其他方式侵犯本公司版权,违者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