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至上App
全球领先的雾化科技媒体和智库
下载App
App内打开
中文站
中文站
英文站 - English
西语站 - Spanish
俄罗斯站 - русский язык
下载APP
扫码下载
两个至上APP
原创国内

专访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回归国内市场5年,尼古丁企业再出海如何破局?

2024-01-12
朱黎虹
2024-01-12 · 两个至上
对话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阐述其对尼古丁(烟碱)企业未来发展及新兴尼古丁制品发展趋势的见解。

【两个至上原创】日前,新的《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》(电子烟用烟碱生产企业)陆续审批发放,多家尼古丁(烟碱)制造企业均表示换证成功,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和诺生物”)也在获得新证书的企业之列。

 

和诺生物成立于2011年,总部位于湖北,是一家天然尼古丁制造企业。根据《安全生产许可证》,和诺生物拥有1000吨/年的产能;根据《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》,和诺生物获得的生产规模占全国的40%左右。

 

近日,在两个至上深圳总部,和诺生物联合创始人、CEO刘齐洲接受了两个至上的专访。在专访中,他介绍了尼古丁行业发展情况,阐述了对尼古丁企业未来发展及新兴尼古丁制品发展趋势的见解。

 

专访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回归国内市场5年,尼古丁企业再出海如何破局?
刘齐洲(左)与两个至上国际公关经理Jason(右)合影|图源:两个至上

 

尼古丁行业准入门槛极高 市场集中在国内

 

刘齐洲介绍,全球尼古丁供应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,而中国尼古丁产业主要集中在湖北。中国是全球烟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,印度为中国的三分之一,这使得中国在原料供应方面具有先天优势。目前,中国共有12家持证的尼古丁企业。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定的生产规模,2022年国内的尼古丁产能为200多吨。

 

国内尼古丁行业与传统烟草企业密切相关,是传统烟草产业链的延伸。刘齐洲介绍,尼古丁是通过提取传统烟草企业产生的烟草废弃物而得到的,位于传统烟草产业链的最下游,但在新型烟草产业链中处于最上游。因此,尼古丁制造成为连接传统烟草企业与新型烟草企业的关键环节,在烟草制品的全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。

 

专访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回归国内市场5年,尼古丁企业再出海如何破局?
烟草种植|图源:logosc

 

作为电子烟产品的核心成分,尼古丁在中国生产需要获得四张牌照——《安全生产许可证》、《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》、《排污许可证》、《天然提取尼古丁地方标准》,门槛之高令其成为新型烟草产业中的“护城河”。

 

谈及尼古丁的主要市场,刘齐洲表示,2018年之前,尼古丁主要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,用于生物医药、生物农药、新材料等领域。然而,随着国内电子烟市场的迅速发展,自2018年之后,国内成为尼古丁的主要市场,主要供应于新型烟草企业。比如和诺生物,2018年以后,国内业务占据了90%以上。

 

自2022年6月以后,尼古丁行业规范正式实施,监管体系已完全落地,尼古丁制造企业只能向同样持证的66家雾化生产企业提供产品。

 

专访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回归国内市场5年,尼古丁企业再出海如何破局?
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(电子烟用烟碱生产企业)

 

尼古丁价格经历过大起大落 目前相对稳定

 

作为尼古丁消费大国,国内的尼古丁价格经历了低迷、暴涨、稳定的过程。刘齐洲介绍,和诺生物在2011年左右进入市场时,尼古丁价格约为500元人民币/公斤,到了2021年左右,尼古丁价格上涨了约10倍,达到了5000元人民币/公斤。

 

对于尼古丁价格暴涨的原因,刘齐洲认为,这与整个市场的供需情况有关。在2021年左右,新型烟草行业快速发展,对尼古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,带动了尼古丁价格的上涨。

 

此外,刘齐洲表示,尼古丁的价格还与监管政策的调整有关。自2022年监管落地以后,尼古丁价格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,并预计未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。

 

谈及国际市场的尼古丁价格,刘齐洲表示,英、美的尼古丁价格比较稳定,目前约为300美元/公斤。至于稳定的原因,他认为,这是由于尼古丁行业最初起源于英国和美国,这两个国家已经有100年的经验,行业整体相对成熟,所以价格比较稳定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尼古丁行业只有20年的发展历史,目前受制于多种因素,导致价格相对不太稳定。

 

天然尼古丁占主导地位 相比合成尼古丁更可控

 

尼古丁在市场上分为两大类:天然尼古丁和合成尼古丁。天然尼古丁需要从烟草废弃物中提取和分离;合成尼古丁使用化学合成手段生产出尼古丁分子。

 

专访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回归国内市场5年,尼古丁企业再出海如何破局?
尼古丁生产工厂|和诺生物供图

 

根据数据咨询机构Global Info Research的调查显示,天然纯尼古丁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,目前其约占市场总产量的99%,但由于合成型尼古丁产品更贵,因此,从收入层面看,2021年,合成型尼古丁产品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4%。

 

对于合成尼古丁与天然尼古丁的区别,刘齐洲认为,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可控性和不可控性。

 

他表示,天然尼古丁在生物医药、生物农药、新材料和烟草制品等四大领域的应用已有100年历史,对人体影响经过长期检验,其风险在可控范围内。然而,合成尼古丁的发明较晚,它是为了新型烟草而产生的一种通过化学手段的解决方案,对人体真正危害的了解还较为有限。

 

专访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回归国内市场5年,尼古丁企业再出海如何破局?
尼古丁企业化工信息指挥中心|和诺生物供图

 

刘齐洲对合成尼古丁的兴起进行了介绍,“由于2019年后,国内开始陆续对尼古丁制品的生产进行管控,导致市场上尼古丁供应紧张。同时,随着国外电子烟的兴起,市场对尼古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。为满足市场需求,研发人员发明了合成尼古丁技术,并投入市场应用。此外,由于能够规避一些国家的监管和税收问题,合成尼古丁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。”

 

零尼产品是“伪命题” 更看好尼古丁袋的发展

 

谈及新型烟草产品的发展,两个至上向刘齐洲询问其对零尼电子烟产品及尼古丁袋的看法。

 

对于零尼电子烟产品,刘齐洲直言这是一个“伪命题”。他认为,如果没有尼古丁,这种产品的商业模式将无法存在。零尼产品缺乏成瘾性,消费者不会对其产生依赖,没有需求,也不会进行复购。如果只是追求口味上的刺激,那么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口香糖。因此,他认为零尼产品只是厂商为了规避监管政策的短期行为,不适合长期的消费主义。综合来看,他认为零尼产品并不是一门好生意。

 

至于尼古丁袋,刘齐洲对其发展表示乐观。他提到,2022年全球尼古丁袋市场份额达到80亿元人民币;在产品布局中,尼古丁袋已被四大烟草公司列为第三大类SKU;从使用方式来看,尼古丁袋与电子烟的肺吸不同,尼古丁袋通过口腔黏膜摄入,在胃部产生反应,丰富了尼古丁制品的品类。基于这些观点,刘齐洲很看好尼古丁袋的发展前景。

 

专访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回归国内市场5年,尼古丁企业再出海如何破局?
尼古丁袋|图源:网络

 

他表示,尼古丁制品需要创新,现在口含尼古丁已经受到关注,以后可能还会出现用鼻子闻的、贴皮肤感受的,这些都是产业进步的新表现形态。

 

中国尼古丁企业如何出海破局?

 

刘齐洲提到,随着2022年监管的落地,国内尼古丁的需求降低,尼古丁制造企业需要重新寻求海外市场。

 

他也坦言,尼古丁制造企业出海面临一些困境。尼古丁制造业出海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印度的企业,当前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价格倒挂现象。此外,国内对安全、环保、专营等政策的要求导致国内尼古丁企业的原料成本上升,海外市场竞争力下降。这两个主要原因使得中国尼古丁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相对困难。

 

专访和诺生物CEO刘齐洲:回归国内市场5年,尼古丁企业再出海如何破局?
和诺生物总部|和诺生物供图

 

对于国内尼古丁产业在海外如何破局的问题。刘齐洲表示,国内尼古丁产业有两大优势,一是中国在尼古丁产业中拥有全产业链的优势,这可以弥补原料价格上的劣势;二是国家政策鼓励尼古丁企业合规出海。

 

基于这两大优势,尼古丁企业自身需要注重研发创新,推动更多产业链配套产品的研发,以提高国内尼古丁产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。

 

此外,刘齐洲透露,和诺生物也在积极寻求与海外药企合作的机会,为此已投入了超过上亿人民币用于申请ESG体系认证和《药品生产许可证》,计划今年可以完成认证。

 

他认为,除了研发新产品带动产业链,还需做好产品质量的把关,通过高于行业标准的要求来生产产品,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。

欢迎向 2Firsts 提供新闻线索、投稿、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。

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,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(Alan Zhao)


声明

 

1.  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,聚焦行业、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。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,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,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、推荐或宣传。

2.  含尼古丁产品(包括但不限于卷烟、电子烟、加热烟草、尼古丁袋)具有显著健康风险。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。

3.  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。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,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。

4.  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。


版权声明

 

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,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。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。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、转载、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如有版权相关事宜,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


AI辅助声明

 

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,以提升效率。但由于技术限制,可能存在误差。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。

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,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

 

VAPE FAIR 2025世界电子烟展会电子烟物流服务商精选合集以合规驱动全球化发展——2Firsts 合规解决方案
推荐阅读
LOST MARY在俄罗斯推出新品牌ONIQUE 首发两款电子烟产品
LOST MARY在俄罗斯推出新品牌ONIQUE 首发两款电子烟产品
LOST MARY旗下全新电子烟品牌ONIQUE正式亮相俄罗斯市场,首发产品包括ONIQUE 10000与ONIQUE 20000两款机型。
新闻
05-26
迪拜电子烟展观察|多品牌推口味可切换电子烟 切换烟嘴方向为主流
迪拜电子烟展观察|多品牌推口味可切换电子烟 切换烟嘴方向为主流
两个至上2Firsts在迪拜电子烟展(World Vape Show Dubai 2025)现场调研发现,多品牌推出口味可切换电子烟产品,用户可通过旋转吸嘴等方式切换不同的烟油风味。
2Firsts产品
06-30
产品|电池容量提升50% 兼容全系烟弹 Aspire GOTEK X III在英开售
产品|电池容量提升50% 兼容全系烟弹 Aspire GOTEK X III在英开售
ASPIRE旗下GOTEK系列推出新款电子烟GOTEK X III,已在MHRA进行公示并在英国经销商网站上线,售价约15.99英镑。该产品电池容量从800mAh提升至1200mAh,兼容GOTEX系列烟弹。
产品
07-07
Accorto CEO Tom Beaudet现场参加2FIRSTS尼古丁袋PMTA技术分析暨美国监管动向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
Accorto CEO Tom Beaudet现场参加2FIRSTS尼古丁袋PMTA技术分析暨美国监管动向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
美国合规公司Accorto的CEO Tom Beaudet作为特邀嘉宾,亲临深圳,参加了由2Firsts主办的2025美国新型烟草监管与关税双重挑战趋势解读会暨尼古丁袋PMTA技术分析闭门研讨会,并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。
国内
05-15
2Firsts观察|马来西亚电子烟政策收紧:多州禁售、中央观望,BAT主动退场
2Firsts观察|马来西亚电子烟政策收紧:多州禁售、中央观望,BAT主动退场
自2025年4月起,马来西亚多州密集发布电子烟禁售或限制措施,柔佛、吉兰丹、登嘉楼、玻州等地相继升级管控。面对日趋收紧的政策环境,英美烟草(BAT)宣布停售VUSE系列产品。两个至上2Firsts系统梳理近一个月内马来西亚监管动向与多方反应,提炼关键趋势与实务要点,供业内参考。
监管
05-21
专访马来西亚品牌ASDF:”卡带“设计遭本土禁令,转战韩国等区域市场
专访马来西亚品牌ASDF:”卡带“设计遭本土禁令,转战韩国等区域市场
凭借独特的“复古卡带”设计在马来西亚市场成为头部品牌ASDF,正面临着本土市场规则剧变与国际化扩张的严峻挑战。在迪拜世界电子烟展上,2Firsts与该品牌业务拓展总监Kitson Tan进行了对话,深入探讨了其在当前复杂环境下的应对策略与市场观察。
市场
06-25
图集|FEELM、Alfakher、RELX等众多品牌推出透明油仓产品
图集|FEELM、Alfakher、RELX等众多品牌推出透明油仓产品
展会官方合作媒体两个至上 2Firsts 深入展馆走访,现场观察发现,FEELM、Alfakher、RELX等众多品牌推出透明油仓产品。
国际
06-18
产品|多款新型水烟设备上架美国市场 兼容桌面设备成新卖点
产品|多款新型水烟设备上架美国市场 兼容桌面设备成新卖点
美国VapeSourcing网站上架多款新型水烟产品,延续2025迪拜电子烟展趋势。这些产品融合了传统水烟与电子烟的功能,主打低尼古丁浓度、大容量、超高口数及DTL抽吸模式,售价在17-20美元左右,已在美国线上渠道上线。
产品
07-01
世卫组织: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二十年,全球吸烟率已下降三分之一
世卫组织: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二十年,全球吸烟率已下降三分之一
WHO总干事谭德塞在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式上指出,自20年前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》生效以来,全球吸烟率下降了三分之一,成功避免了多达3亿新增吸烟者。谭德塞呼吁各国继续加强控烟政策,特别是对电子烟和新型烟草产品的监管。
新闻
05-20
专访Lost Vape:开放式电子烟加速“上屏”,自有工厂成“压舱石”
专访Lost Vape:开放式电子烟加速“上屏”,自有工厂成“压舱石”
Lost Vape展位负责人Merry阐述了公司如何通过推出紧跟行业“大屏化”趋势的新品、并依托其自有工厂来保障品控与研发,以应对全球监管趋严与市场竞争加剧的行业挑战。
国际
06-24
温馨提示
本网站仅供产业从业者、研究者等专业人士访问。无关人员请勿进入!
未成年人禁止访问!
确认我已满21周岁
我未满21周岁
本网站不包含任何烟草、电子烟产品广告、销售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