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看点:
1. 中国台湾民间团体与立委共同呼吁全面禁止电子烟。
2. 依托咪酯电子烟被指责为新型毒品,年增132倍。
3. 除全面禁止持有电子烟外,还应对广告平台的监管提出更高要求,并将罚款上限提高至500万元(台币)。
【两个至上2Firsts快讯】据Udn 3月11日报道,中国台湾民间团体与“立法院”中的“立委”共同召开记者会,呼吁立法全面禁止持有电子烟,以防其成为新型毒品的传播管道。
他们强调,《烟害防制法》的修法进展不及预期,未能全面禁止持有电子烟。
根据“食药署”的统计数据,2024年1至10月间,“丧尸”烟弹(依托咪酯)被检出2905件,比2023年同期增长132倍,成为最严重的新型毒品之一。虽然政府的修法已涵盖全面禁止电子烟,并要求网络平台于24小时内移除违规电子烟广告,但并没有明确禁止电子烟的持有。
国教行动联盟、全国家长团体联盟、董氏基金会、台湾癌症基金会、妈妈盟、台湾共善促进协会在修法陈情书中强调,《烟害防制法》草案中的网络广告处理规定不够严格。目前,若网络平台未及时下架电子烟广告,面临的最高罚款为200万元(台币),但未要求平台主动监测广告。这使得违规广告仍然泛滥,因此他们建议,除全面禁止持有电子烟外,还应对广告平台的监管提出更高要求,并将罚款上限提高至500万元(台币)。而销售含毒电子烟的个人应面临七年以上的徒刑。
民意代表林月琴批评,目前的法规虽已明确禁止电子烟,但网络销售却依然猖獗,缺乏有效下架的机制。电商与社交平台应对其产品做出有效监督。她指出,除了应加强取缔非法交易,还需要为成瘾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戒除途径。
欢迎向 2Firsts 提供新闻线索、投稿、联系访谈或针对本文发表评论。
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,或在 LinkedIn 上联系两个至上 2Firsts CEO 赵童(Alan Zhao)。
声明
1. 本文仅供专业研究用途,聚焦行业、技术与政策等相关内容。文中涉及的品牌与产品,仅为客观描述之目的,不构成对任何品牌或产品的认可、推荐或宣传。
2. 含尼古丁产品(包括但不限于卷烟、电子烟、加热烟草、尼古丁袋)具有显著健康风险。使用者须遵守其所在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。
3. 本文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或相关建议的依据。对于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不准确之处,2Firsts不承担直接或间接责任。
4.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个人禁止访问或阅读本文。
版权声明
本文为2Firsts原创内容,或转载自第三方来源并已明确标注出处。其版权及使用权归2Firsts或原始版权所有方所有。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、转载、分发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文内容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如有版权相关事宜,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
AI辅助声明
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借助AI工具完成翻译或编辑,以提升效率。但由于技术限制,可能存在误差。建议读者参考原始来源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。
欢迎读者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,请联系:info@2firsts.com
